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超速、不超载、不疲劳驾驶,杜绝酒后驾驶、无证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时,驾驶员要注意观察路面情况,避免发生二次事故。交通法规是交通安全的核心,贵交通安全起保障作用。在发达国家,80%以上的噪声污染及废气污染是由汽车运行造成的,因此,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是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司机安全培训内容
司机安全培训内容有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细心爱护自己的车辆、严格遵守车辆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
1、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熟悉车辆性能,掌握操作规程,提高驾驶技能。加强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驾驶员安全培训知识。
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超速、不超载、不疲劳驾驶,杜绝酒后驾驶、无证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乘坐客车出行,要到正规客运场站乘坐具有合法运营资质的车辆。
2、细心爱护自己的车辆:
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超速、不超员、不疲劳驾驶,确保行车安全。驾驶车辆出行前,要认真检查车辆技术状况,特别是制动、转向、灯光、喇叭、雨刷器等关键部位,消除安全隐患。
乘坐客车出行,要到正规客运场站,切勿乘坐私揽客源、无营运资质等非法营运客车,乘坐客车务必系好安全带。
3、严格遵守车辆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
如发生交通事故,应第一时间报警,保护现场,等待交警处理。同时,驾驶员要注意观察路面情况,避免发生二次事故。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要随意变更车道,更不要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报警求助。
同时,驾驶员要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尽量避开拥堵路段,错峰出行。
车辆安全培训内容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交通安全定义
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交通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道路交通系统作为动态的开放系统,其安全既受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又受系统外部环境的干扰,并与人、车辆及道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系统内任何因素的不可靠、不平衡、不稳定,都可能导致冲突与矛盾,产生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状态。
二、交通安全的特点 :
①交通安全是在一定危险条件下的状态,并非绝对没有交通事故的发生。
②交通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或状态的描述。
③交通安全是相对的,绝对的交通安全是不存在的。
④对于不同的时期和地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交通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不同。
三、交通安全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①交通安全与交通事故是对立的,但事故并不是不安全的全部内容,而是在安全与不安全的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外在表现。
②交通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并不一定不发生事故;交通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也未必完全是由事故引起的。
四、交通安全的组成要素
交通安全是一门“5E”科学。所谓“5E”是指:法规、工程、教育、环境及能源。
⑴法规
在我国,“法规”是指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的交通规则、交通违章罚则及其他有关交通安全的法律等。交通法规是交通安全的核心,贵交通安全起保障作用。交通法规必须具备三大条件:一是科学性;二是严肃性;三是适应性。
⑵工程
“工程”是指交通工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和处理车辆在接到和公路上的运动,研究其运动规律;二是研究和处理为使车辆达到目的地的方法、手段和设施,包括道路设计、交通管理和信号控制等;三是研究和处理为使车辆安全运行而需要维持车辆与固定物之间的缓冲空间。
⑶教育
“教育”是指安全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两种。学校教育是对在校学生进行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和交通知识的教育;社会教育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及广告等方式,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的意义和交通法规,同时对驾驶员定期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守法思想、职业道德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⑷环境
“环境”是指环境保护。在发达国家,80%以上的噪声污染及废气污染是由汽车运行造成的,因此,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是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⑸能源
“能源”是指燃料消耗。汽油、柴油的大量使用,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给人类发展带来影响。交通事故与能源消耗的关系一直是发达国家研究的热点。
交通工程是交通安全的基础科学,一切交通法规必须以交通工程为科学依据,一切交通安全对策和设施必须以交通工程为理论基础,交通安全教育必须以交通工程为指导,环境保护和降低能耗必须以交通工程为分析依据。这就是交通安全法规、工程、教育、环境和能源之间的关系。
班车追尾事故安全教育
大部分有开车上路经验的人都遇到过或大或小的事故,追尾或被追尾,又似乎是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有数据统计,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汽车追尾事故约占70%以上,有些大的群死群伤恶性交通事故,最开始也可能只是由一起小小的追尾事故引起的,连环追尾事故就不用说了,损失更惨重。汽车追尾事故往往看似后车刹车不及,但其实多数事故都和车辆的刹车性能关系不大,是驾驶者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驾驶经验使然。
一、首先来介绍一下如何避免追尾:
1、 首当其冲,不要跟空驶的出租车。
空的出租车一旦发现路边有人招手打车,司机经常会根据第一反应急刹车。他一急刹,你操控不及,很容易就追上他了。
2、第二不要跟大型货车、公交车。
像这些车又高又宽,你跟在后面,视线被挡住,只有吃亏的份儿。
3、不跟串车。
所谓“串车”,顾名思义,就是多辆车前后相连,行成一串。“特别是在快车道上,要避免跟‘串车’,因为快车道上的车辆行驶速度都很快,一旦前面的车紧急刹车,很容易出现连续追尾。”
4、不跟外地车。
外地车对路线肯定没你熟,他有意无意就会违章,你跟他?还是只有吃亏的份儿。
5、不跟故障车。
刹车灯一好一坏的,还有刹车灯根本不亮的,遇到这种车,有多远躲多远。”
6、不跟“新手”。
新手上路,擅长急刹。“他们还容易在道路口熄火。”
除此之外,当你高速行车时速超过100公里时,与前车的距离至少保持在100米以上,才是安全车距。
运输公司安全教育文章怎么写
一、重运输企业驾驶人交通安全教育管理,轻全社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教育和安全意识提高。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一部分公民特别是农村人口对现行的交通法规不甚了解,不自觉地违反交通法律法规;二是部分公民知道交通法规的有关规定,但缺乏执行交通法规自觉性而有意违背法规;三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对违章行为制止不力,对骑自行车、三轮车等非机动车违章管理时紧时松,对行人违章管理的不到位,使一些遵守交通规章不坚定的公民产生动摇而加入到违章行列。从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看,不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公民特别是农村人口安全意识淡薄,为了节省乘车费用,搭乘手扶拖拉机、机动三轮车、小型货车及单位自备车等非客运工具有关,这些车辆大多超载、车辆技术性能和稳定性能差,不符合客运条件,驾驶员技术素质低。二、重客运企业和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轻普通货运企业安全管理。现行的道路运输管理,根据客运和危险货物的运输对象的特殊性,适当提高了其市场准入条件、驾驶人从业条件、车辆技术状况标准等,而对普通货运没有特殊要求;客运企业设立的门槛比较严格,货运企业的设立相对放开。客运企业过去大多隶属于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即使现在客运企业改制后,不少地方仍然把客运企业的安全情况作为考核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内容之一,因而交通运输部门对其检查指导相对较多,而货运企业特别是普货企业,由于其分散在各行各业,安全管理一般由过去有隶属关系的部门主管,交通运输部门对其行业安全检查指导相对较少。个体货运者除违章行驶、违法经营接受有关部门处罚外,没有明确安全生产的监管部门,部分地方将其安全责任明确给乡镇政府或街道,但实际上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高度重视货运安全管理,把货运安全放到道路运输安全全局中去思考,适当提高普通货运车辆特别是大型货车的技术标准和从业驾驶员的资格条件,加强对货运的运输安全监管,是当前压降道路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措施。
三、重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轻车主安全教育。目前运输企业大多实行线路承包或单车承包的经营方式,采取“一般事故由车主负责赔偿,重大事故由分公司(车队)负责赔偿,特大事故由企业统筹赔偿”的办法,表面上,把不安全行车损失造成的风险落实到了车头,实际上也弱化了运输企业对驾驶人员选择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因此,在加强对驾驶人员安全教育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强化对车主的安全教育,对因授意或强行要求驾驶员违章操作而造成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车主也应一并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运输企业要进一步完善生产经营承包(线路使用)合同,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权威。运输管理部门可根据道路运输企业违法违规和造成重特大道路事故情况,收回客运企业线路经营权直至取消其经营资质。
四、重证件审验,轻过程控制。对当地部分运输企业的调查表明,企业新录用驾驶员3年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率约占同期总事故率的35%-55%。分析其原因,一是实际驾龄难以确认。现在驾驶员供过于求,有的长期未找到驾驶工作,有的驾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最终企业一般皆以取得驾证的“证龄”代替“驾龄”。二是实际安全行车里程更难考核,特别是多次变换工作场所的。三是事故情况不全。只要不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一般什么证明都能出。这对目前法规上有特殊要求的,从事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员的选用来说就打了个折扣。因此,交通运输部门要严格包车管理,严格控制包车牌的发放,督促运输企业加强对包车的监管。旅游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旅游企业的安全管理,督促旅游企业落实安全责任,不租用安全无保障的非专业运输企业的车辆。
转自:生活安全网(http://anquanweb.com)